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_400元3小时快餐电话号码查询,二维码约茶wx,51品茶轻量版

用辛勤汗水守护城市万家灯火|记沈阳市身边好人、国网沈阳市大东区供电分公司修理班班长陈雄波

用辛勤汗水守护城市万家灯火|记沈阳市身边好人、国网沈阳市大东区供电分公司修理班班长陈雄波

发表时间:2024-11-25 来源:沈阳日报 责任编辑:李占雪
字体:
  陈雄波,1977年5月出生,现任国网沈阳市大东区供电分公司修理班(梁洪春班)班长兼党支部书记、沈阳供电公司应急基干队队长。从火热军营转业到供电企业,无论身处哪个地方、哪个岗位,无论是对用电单位还是居民,他都倾注满腔热忱,用实干创造骄人业绩,用汗水点亮万家灯火,曾先后荣获沈阳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身边好人荣誉称号。

  从“电力新兵”到行家里手

  2009年11月,陈雄波从部队转业来到国网沈阳市大东区供电分公司。在部队干了12年档案工作,突然成了一名配电修理工,专业的跨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多年的军营锤炼,让这名“电力新兵”的“小宇宙”再次爆发。他说:“到了供电企业,我就是一名‘电力新兵’,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钡蹦?2月,沈阳下了一场冻雨。陈雄波跟师傅来到七二四地区的抢修现场。挂满了晶莹冰壳的电线杆,让抢修人员的脚扣子一蹬一滑,试了好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正在大家发愁时,平时言语不多的陈雄波支了个招:在脚扣子橡胶垫外再缠几道铁丝,硬磕硬,肯定行。大家一试,真行!“这孩子好琢磨,干事实在?!比缃?,陈雄波下班组后的第一任师傅、已经退休在家的刘培宁提起这个徒弟,自豪感依旧挂在脸上。
  这些年,陈雄波两次被沈阳市总工会、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其间,他靠一顶安全帽、一身汗渍斑斑的工作服、一个鼓鼓沉沉的电工“三大件”,走遍了沈阳市各重要用户保电现场,每年参加省市级保电任务50多次。他创新研制出的“W型低压综合配电箱操作杆”,被省公司、沈阳供电公司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获得国家科技专利被推广使用。

  服务辖区居民 情暖千家万户

  国网沈阳市大东区供电分公司有一个以已故全国劳动模范、大东修理班班长梁洪春命名的班组——“梁洪春班”。2018年8月,陈雄波成为“梁洪春班”的新一任班长。他带领这个光荣的团队,不论严寒酷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用拧动螺丝、攀登线杆洒下的汗水诠释着沈阳供电公司“梁洪春班”服务品牌的内涵。
  供电抢修,救急如救火,一个故障报修单就是一道命令。去年夏天,抢修班接到报修电话:位于大东区和睦路一栋房龄70年的老居民楼突然停电。“别着急,我们马上到!”陈雄波撂下电话,立即组织队员赶往故障地点。由于破损管线穿墙的位置比较特殊,既用不了高空作业车,也用不了梯子,抢修人员只能站在窗口边徒手修理损坏的线路。经过十几分钟的抢修,全楼的电灯重新亮起,可陈雄波和队员们的工作服已经全都湿透……
  大东区建新社区有一个“盲人大院”,居住着100多位盲人。陈雄波得知后,主动与社区联系,定期深入“盲人大院”检查居民用电线路,更换保险丝、电源开关等设备。有人说:都是盲人,灯亮不亮有什么关系?可陈雄波带领队员依旧仔细检查每一家、每一处,保证每一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因此“梁洪春班”也被誉为“盲人大院的光明使者”。

  求实创新 用汗水点亮万家灯火

  “平时手上粘油污,设备抢修一身汗”是人们对电力抢修工人最真实的写照。作为“电力110”抢修班长,陈雄波经常带领团队,利用“校电联”“社电联”“企电联”“医电联”,深入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重要用户,帮助解决用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用辛勤汗水守护城市万家灯火。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报修单位或居民恢复供电,陈雄波发动全体班组人员开动脑筋,将维护区域按照客户距离分公司远近程度划分五个区域,绘制成网格化区域图,挂在墙上进行模拟研讨,将维修人员到达距离最近的客户现场时限由原来承诺的45分钟缩短到15分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客户等待的时间。

  以往采用的本部向外辐射的驻泊式抢修模式,从本部到最远地段至少需要50分钟。如今,陈雄波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分时段网格化游弋模式,在七二四库房区、沈海变电所和东陵路库房,建立了3个驻泊站,同时充分利用一环、二环、三环东陵路、南北二干线等高架立交通网,最终形成4点向外辐射的抢修模式,将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限控制在了22分钟以内,远远低于国网公司向社会承诺的45分钟的时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以及用户的称赞。 

沈阳文明网_文明 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