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从民生实事出发 推动“解纾暖”行动取得成效
新民市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的要求,持续推进“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市直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原则,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民生实事出发,全力夯实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基层基础。
深入实施“舒心就业”
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初至今,新民市人社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劳动力转移输出达4753人。
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岗位匹配。截至目前,新民市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116人,家政、运输、建筑等多行业实现援助就业、帮扶就业。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性。新增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培训。举办“巧手整理 收纳幸?!本鸵蹬嘌蛋?。
完善“新民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功能。截至目前,开展线上招聘活动30次,帮助285家企业招聘,浏览量达5万余次;发布各种公示32次,累计浏览量达1万余次;通过公众号办理就业失业登记、人社政策业务办理咨询531次,帮助群众办理疑难问题6件。
持续推进“幸福教育”
巩固“双减”成果。推进“双减”校内减负走深走实,评选一批具有可推广、可借鉴的“双减”校内减负典型案例。
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灵健康。举办2024年新民市中小学“市长杯”足球比赛,全市40余所学校、5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激发学校体育工作活力。市高级中学和大红旗学?;衿廊嗄曜闱蛱厣?,新民市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加到14所。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智慧教育平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信息化部组织讲师团队走进新民市部分中小学开展“国家(沈阳)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入校培训。截至目前,已走进8所学校,参训教师200余人。
丰富幸福教育进社区课程。打造多元化课程,以“一老一幼”为主要服务群体,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其他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开发兴趣类、社会实践类公共服务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目前“三大讲师团”人数已达908人。其中,中小学社区讲师团244人,社区兼职讲师团113人,社区志愿者讲师团551人。
加快打造“健康新民”
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新民市人民医院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领航”作用,每周下派26名临床专家下沉到全市26家乡镇卫生院开展看诊、查房、业务培训等工作。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制定《新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绩效考核方案及工作规范。新民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有189个,其中全科医生158人、专科医生100人、村医、护士共计727人,已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全覆盖。今年6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随访26866次,提供上门服务1792次。
全力做好“品质养老”
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个,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托养照料、文体娱乐、心理慰藉、代购代缴等综合养老服务。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2023-2024年共培育“品质养老”村屯200个,创建率达60%。
拓展老年助餐服务。新民市已有的6家助餐点开展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并将因地制宜配建老年人助餐点。
着力强化社会保障
推动困难群体社会救助覆盖。通过排查,今年1-6月新审核城乡低保358户、564人,特困153户、169人,孤儿2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个人)分类纳入保障。
提供更高质量的新就业群体养老保险服务。目前,新民市31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纳入“刷脸支付”应用范围。